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雙碳”目標引領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海上風電產業正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綠色增長的關鍵力量。6月20日,2025海上風電大會在遼寧大連開幕,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會重要承辦單位與來自政府、業界及學界的數百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海上風電政策、技術創新、綠色港口及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據悉,本次大會聚焦“雙碳目標能源轉型”“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展望”“深遠海挑戰”“電力多元化轉換”“海上風電與儲能協同”等主線,通過主旨演講與論壇等形式,共同謀劃發展計劃。與會嘉賓圍繞完善機制、技術創新、產業融合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分享實踐經驗。
會議伊始,遼寧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健代表遼寧省委省政府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海上風電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遼寧憑借良好的清潔能源基礎、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以及強大的風電消納能力,正成為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熱土。2024年,國家能源局批復遼寧1310萬千瓦海上風電資源,為遼寧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目前,遼寧正重點打造大連、丹東、營口海上風電母港,積極探索全球海上風電新生態的發展路徑。同時,遼寧堅持源網協同發展,加快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綠電制氫氨醇示范、氫冶煉等項目,為海上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大連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邱寶林在會上表示,大連立足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已建成東北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預計2025年末裝機容量將突破700萬千瓦。大連將緊緊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圍繞東北亞航運中心和新津能源中心定位,以綠電生產為主線,深化政企合作,打通以大連為節點的產業鏈,為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貢獻大連力量。
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發言中指出,風電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融合了高端裝備、新材料、智能控制、深遠海工程等尖端技術,具有顯著的“鏈主”效應。其上游關聯高端材料、精密制造,下游驅動工業企業綠色發展,配套服務帶動人工智能、勘察設計、檢測認證、海洋工程、貨物運輸、金融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遼寧1310萬千瓦海上風電的開發建設,為省內傳統制造向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躍遷提供了戰略支點,將帶動多個產業鏈條協同發展,推動遼寧從傳統重工業向多鏈融合、高端綠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轉變,助力遼寧成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排頭兵。
作為大會重要承辦單位,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晨光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道,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戰略聚焦海上風電領域,將大連視為公司輻射整個北方海上風電市場的戰略支點與核心樞紐。作為中國風電行業的先行者與引領者,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超大規模海上風電集群的智能控制與場級尾流控制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打造了9MW海鷂平臺以及16-18MW海鷹平臺系列海上風電機組,實現了公司在遼寧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莊河Ⅴ項目批量交付與穩定運行,成功實踐了“遼寧產、遼寧用”的本地化發展模式。
同時,依托國家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優勢,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連構筑了東北地區最為完整、最具競爭力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顯著提升了關鍵零部件本地化配套能力與技術水平,并相繼落地東北最大風電高端裝備基地、集團內唯一新能源投資平臺及集團內首個風電新材料制造基地等項目。未來,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希望攜手政府及全球伙伴,深度參與大連國際海風母港與臨港產業集群建設,深化布局新能源消納、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材料等產業,創造百億投資、千億效益的區域發展新引擎,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綠色動能。
在圓桌對話環節,程晨光還與政府及全球產業鏈企業代表就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展開深入探討,針對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環境新趨勢、深遠海風電技術創新、產業融合與協同、風電國際合作等議題發表了獨到見解。
此次大會的召開,對于科學開發海上風電、推動全球產業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與各界伙伴攜手,凝聚共識,有力推動全球海上風電產業共筑新生態,共贏綠色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