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十二五節能環保|電力節能|節能服務|節能電機|十三五|十四五|政務動態|冶金|電力節能產品及技術|煤炭
節能鍋爐|新能源|節能通用機械|暖通制冷|通用節能裝置|光伏|綠色照明|國際視野|十大節能工程|企業動態
專業論文|人物訪談|推薦案例|變頻器|
>>首頁 >> 商業資訊 >> 政務動態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多地發布關于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
(時間:2023/2/13 12:24:42)

  近日,天津市科學技術局等6部門發布《天津市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強綠色低碳領域人才選拔培養,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積極引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不只是天津,放眼全國,上海、吉林、貴州、內蒙古等地相關政府部門也已經陸續發布了關于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升綠色低碳人才培養能力”成為各地方案中都提到的一項內容。
  產業、技術變革催生新需求
  2020年,我國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就是人們熟知的“雙碳”目標。
  其實,早在“雙碳”目標提出前,我國的清潔能源建設已經取得重大成就,在水電、風電、光伏及氫能、儲能等領域,人才隊伍培養與建設均在有序進行。而當“雙碳”目標提出后,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就此開始,清潔能源領域人才隊伍開始走上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轉型之路。
  面對新形勢,原有人才隊伍能否滿足需求呢?
  答案是否定的。
  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開發服務處處長牛萍在具體調研中發現,戰略科學家不足、復合型人才稀少、產業人才短缺成為當前“雙碳”科技人才市場的主要特點。
  牛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面向“雙碳”目標,通識教育難以滿足復合型“雙碳”科技人才的培養需求,導致高校“雙碳”科技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與此同時,“雙碳”領域相關產學研合作不足,產業人才缺乏,這些都是導致“雙碳”人才出現緊缺的原因。
  在具體產業方面,從教育部下發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儲能與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碳金融和碳交易等領域尤其缺乏人才支撐。
  “人才需求的改變,源于產業需求的變化。”相關業內專家表示,“在‘雙碳’目標提出前,氫能和儲能產業關注的是‘能’,而在‘雙碳’目標提出后,產業的關注點轉變為‘碳’。換言之,‘雙碳’目標的提出使氫能和儲能等相關產業的技術目標,由追求相對減排率轉變為追求絕對減排量。”
  不僅是產業變化,技術變革也會帶來人才需求的改變。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被形象地稱為“碳捕手”,其可將二氧化碳從工業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并運輸到特定地點加以利用或封存,具有減排規模大、減排效益明顯的特點。
  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并未“合體”,而是各自分散在不同行業。伴隨降碳要求的不斷增加,化石能源大規模低碳化利用的技術需求也隨之增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被有機地“組合”到一起。同時,行業從業者也要完成技能、知識等的“交叉融合”,此外還需要復合型人才的加入。
  產學研多方推進人才培養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范園(以下簡稱示范園)拔地而起。示范園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拉了個群”,聯合產學研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源網荷儲”(以“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為整體規劃的新型電力運行模式)一體化新型能源系統發展,建設源網荷儲技術研發試驗基地。
  “示范園中的源網荷儲技術研發試驗基地,是三峽集團培養儲能技術人才的一個基地。”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綜合能源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尹立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20年,他們綜合考量全球先進儲能技術,結合我國地理、氣候特點,選擇對8種新型儲能技術進行研究,并建成2個行業急需的大型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20余家科研單位進行技術攻關,聯合培養人才。
  此后短短2年,一系列儲能技術成果相繼落地:當前國內容量最大的功率路由器設備,國內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儲能系統動態模擬平臺,兆瓦時級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
  科研成果創下“行業之最”的同時,科研人才也不斷涌現。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統計資料顯示,目前集團已培養博士20余名,其中15名青年骨干研發人員已走上企業儲能一線工作崗位。
  產業之外,以培養人才為己任的高校也加快了探索的腳步。
  2021年9月,清華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作為學科交叉研究平臺,該研究院整合清華大學相關領域學科優勢,直面“雙碳”領域復合型人才稀少等難題,協同打造低碳、零碳、負碳等顛覆性的核心技術,推動碳中和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助理、環境學院教授魯璽介紹,目前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有8個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涵蓋低碳能源、新型電力系統、零碳建筑、零碳交通、工業深度減碳、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氣候變化與碳中和戰略及氣候治理與碳金融等交叉領域,以系統思維推動碳中和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
  關鍵一步在于轉變觀念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正式印發,從國家層面對“雙碳”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此后,各領域“雙碳”行動方案陸續出臺,“雙碳”“1+N”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雙碳”科技人才培養的政策舉措不斷優化。
  2022年4月24日,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從加快緊缺人才培養、促進傳統專業轉型升級、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9個方面,明確22條主要任務和重點舉措。同年8月17日,科技部等九部門發布《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提出推動國家綠色低碳創新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培養和發展壯大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建設面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可持續人才隊伍。
  “對于‘雙碳’人才的培養,我國在‘雙碳’‘1+N’政策體系下,不斷統籌優化‘雙碳’科技人才培養舉措,頂層設計已相對健全。”牛萍介紹,但在省市區縣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的“雙碳”工作實施方案及規劃中,對“雙碳”人才培養雖有所提及,卻仍然缺乏關于“雙碳”人才的專項政策,缺少更具體的實施舉措。
  在牛萍看來,雙碳人才培養的關鍵一步在于轉變觀念。從科研人才到產業人才,都需要將“碳”的觀念樹立起來,提升自身的“雙碳”素養,讓“雙碳”理念先行。尤其是各級政府部門,可以通過開展科技人才“雙碳”素養提升行動,為各類“雙碳”人才涌現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未來,面向“雙碳”科技人才的培養需求,牛萍建議,要建立“雙碳”重點領域全球高層次人才動態監測機制,為“雙碳”科技人才靶向引進和自主培養提供決策參考;加強符合“雙碳”標準的復合型科技人才培養,在國際標準平臺上擴大中國的影響力。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喜訊來!航天水力開局成勢,實 
     吹響集結號,力創開門紅,新年伊始,航天水力人火力全開,用行動和成績,奔跑在了穩 
熱點文章
·中日節能環保論壇簽署17個去碳化合作項目
·陜西深入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
·國家發改委發布“碳達峰十大行動”進展報告
·國瑞能為迪拜屋頂光伏發電增光添彩
·菲律賓能源部公布儲能市場政策變化草案
·英國環境署發布“藍色”氫生產指南
·喜訊來!航天水力開局成勢,實現開門紅!
·海南將加強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
·歐盟將援烏克蘭3500萬個節能燈泡
·《工業節能監察辦法》2月1日起施行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80801894 合作電話:010-80801894 媒體聯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www.www128mk.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國際節能環保網.com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京ICP備09007515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国产香蕉在线精彩视频|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91嫩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91蝌蚪在线播放| 欧美性v视频播放|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91|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东京加勒比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超级色的网站观看在线| 成年黄网站色大免费全看| 动漫美女被到爽了流漫画|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另欧美做真爱|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狠狠弄夜夜狠狠躁·太爽了|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网址|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